国际交流

中美“有害蓝藻研究”小型学术研讨会在水生所召开

6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组织的中美“有害蓝藻研究”小型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研讨会由李仁辉研究员主持,来自田纳西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和内布拉斯加大学的三位美国专家以及水生所宋立荣研究员和李仁辉研究员分别做了学术报告。

田纳西大学的Steven Wilhelm教授从宏基因组与宏蛋白组水平揭示了蓝藻水华中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和蓝藻水华发生的关系;纽约州立大学的Greg Boyer教授介绍了美国大湖地区蓝藻毒素的分布与监测方法;内布拉斯加大学的Kyle Hoagland教授介绍了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水体中BMAA的含量分布及对水生动植物的影响;宋立荣研究员通过比较我国几个浅水湖泊蓝藻水华动态演变过程,表明气候因子与营养状况对蓝藻水华形成的主导作用;李仁辉研究员报告了蓝藻代谢产物——具土霉味的萜类化合物的遗传分子特征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水生所相关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听取了报告,并就蓝藻水华研究的相关问题和研究方法同与会专家进行了热烈地讨论。

 此次会议就水华蓝藻组成分布、代谢产物及动态变化,从宏观到微观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加深了中美两国相关研究人员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促进了水生所与美国相关院校的交流合作。

内布拉斯加大学的Kyle Hoagland教授在做学术报告

 

研讨会现场互动交流:图为田纳西大学的Steven Wilhelm教授(左一)、纽约州立大学的Greg Boyer教授(左二)、李仁辉研究员(左三)、宋立荣研究员(左四)

 

与会专家合影

 

 

== 实验室与学会 ==
  • == 实验室与学会 ==
  • 水产品种创制与高效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
  • 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
  • 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
  • 湖北省暨武汉动物学会
  •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鱼类学会
== 平台建设 ==
  • == 平台建设 ==
  • “一带一路”海域赤潮数据库
  • 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 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
  • 中国科学院武汉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
  • 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武汉分中心
  • 水生生物博物馆
== 相关网站推荐 ==
  • == 相关网站推荐 ==
  • 中国科学院
  • 农业农村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