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水生所科研人员参加第九届国际产毒蓝藻大会

宋立荣研究员申请第十届国际产毒蓝藻大会主办权

8月11至16日,第九届国际产毒蓝藻大会(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oxic Cyanobacteria, ICTC9)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市召开。来自世界24个国家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

 

大会共有2个主旨报告,70多个口头学术报告和40多个墙报展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宋立荣研究员和德国Stephan Pflugmacher教授分别作了“How bloom-forming Cyanobacterium Microcystis persists and recurs in ever-changing environments? – An ecophysiological approach”和“Ecotoxicology of toxic Cyanobacteria: What we know so far- What we would like to know in future”大会主旨报告。宋立荣研究员及研究生贾云璐还分别作了题为“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yanobacterial bloom dynamics in the three large shallow lakes of China”和“Potential risks of using mechanically collectedcyanobacterial blooms for crop irrigation: Toxicity and bioaccumulation study with Arabidopsis thaliana”的口头报告。

 

围绕本次大会主题“与产毒蓝藻共存(Living with toxigenic cyanobacteria)”, 会议分为八个专题:1、微囊藻毒素的生物合成、调节和生理学功能;2、其他蓝藻毒素的生物合成、调节及生理学功能;3、产毒蓝藻生态学及其水华动态机制;4、蓝藻毒素监测及防控;5、产毒蓝藻的生态毒理学研究;6、蓝藻毒素的毒理学及流行病学研究;7、蓝藻毒素的检测分析;8、产毒蓝藻暴露风险与途径。按惯例,该会不设分会场,参会人员可充分展示和交流各个专题的最新学术进展。

 

 国际产毒蓝藻大会每三年举行一次,是从事蓝藻毒素和产毒蓝藻研究者的专业性国际会议,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经积极争取,2016年第十届国际产毒蓝藻会议确定在我国举办,水生所为会议主办方。

== 实验室与学会 ==
  • == 实验室与学会 ==
  • 水产品种创制与高效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
  • 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
  • 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
  • 湖北省暨武汉动物学会
  •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鱼类学会
== 平台建设 ==
  • == 平台建设 ==
  • “一带一路”海域赤潮数据库
  • 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 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
  • 中国科学院武汉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
  • 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武汉分中心
  • 水生生物博物馆
== 相关网站推荐 ==
  • == 相关网站推荐 ==
  • 中国科学院
  • 农业农村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