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水生所举办藻类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

  1110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举办了藻类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题为:Frontiers in Microalgal Research and Biotechnology,由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藻类生物技术和生物能源研发中心联合承办。会议邀请了来自以色列、日本、法国以及中国的12位微藻领域的专家作报告,水生所150余名研究人员和学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Sammy Boussiba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自然界中虾青素普遍存在于三文鱼、虾、蟹、桡足动物等水生生物中以及一些高等植物的花中,并认为海洋生物如南极磷虾可能是自然界中虾青素的主要来源,同时分析了虾青素的分子功能,合成途径以及与血球藻积累虾青素相关的生物学功能。日本福井科技大学的Yuichiro Kashiyama教授揭示了真核生物在早期演化过程中其叶绿素的降解过程以及解毒代谢机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的DimitriosPetroutsos教授介绍了如何通过光和代谢信号调节藻类的光合作用。暨南大学张成武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魏东教授和湖北工业大学卢凡教授分别作了真眼点藻在生物制品与生物柴油中的应用、微藻培养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以及利用螺旋藻的抗炎作用治疗糖尿病等方面的报告。 

  水生所徐旭东研究员介绍了其团队多年来在鱼腥藻异形胞的分化与形成机理方面的研究,宋立荣研究员概述了水生所淡水藻种保藏中心的种质资源与公共服务情况,李仁辉研究员阐述了中国蓝藻水华的发展与扩张趋势,王强研究员介绍了有关藻类光合作用和代谢物调控的研究。此外,龙欢副研究员作了关于囊泡分泌在纤毛膜重新形成与细胞交流过程中功能的报告,熊倩助理研究员作了关于利用组学手段揭示聚球藻在高光胁迫下全局响应的报告。 

  本次会议还在全所范围内征集海报30余份,经过投票评选,沙君、林娟、朱熹、杨海剑获得了最佳海报奖。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促进了水生所与国内外同行在微藻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开阔了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眼界。 

 

  大会特邀嘉宾Sammy Boussiba教授作报告 

 

  最佳海报奖颁奖 

 

  大会合影 

== 实验室与学会 ==
  • == 实验室与学会 ==
  • 水产品种创制与高效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
  • 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
  • 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
  • 湖北省暨武汉动物学会
  •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鱼类学会
== 平台建设 ==
  • == 平台建设 ==
  • “一带一路”海域赤潮数据库
  • 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 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
  • 中国科学院武汉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
  • 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武汉分中心
  • 水生生物博物馆
== 相关网站推荐 ==
  • == 相关网站推荐 ==
  • 中国科学院
  • 农业农村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