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长江江豚科考4天仅发现7头 专家称江豚数量不容乐观
中广网北京11月15日消息(湖北台记者熊静 朱明星 程艺畅)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昨天,2012长江江豚科考行动科考船到达湖北石首航道码头,这是科考船停靠岸边休整的第一站。从11月11号开始,四天的航行仅发现7头江豚。科考人员分析,是大量的人类活动导致了江豚数量的急剧减少。
下午五点,2艘江豚科考船并排停靠在石首航道码头,来自南昌大学的科考志愿者将噪声探测仪小心翼翼的放入水中,这是一天航行之后对江豚数量监测的最后一道程序。科考队独立监测员、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江豚项目负责人张新强介绍:
记者:这个主要是做什么用的?
张新强:这个录噪声的,做噪声分析的,就是看水里面噪声对它有多大影响,江豚主要是用声纳进行探测避难的,这个就是看对它的干扰有多大,有多少声音的频率跟它一样。
11月11号,寻找江豚科考行动从武汉起航,沿着长江干流直到上海。航行四天近四百公里的航程,科考人员仅发现7头江豚。寻找江豚科考队队长、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克雄:
王克雄:昨天发现了七头,前两天没有。
记者:通过哪几种方式发现的?
王克雄:目视观察望远镜看到的。昨天早上八点到八点半左右,这个时间段看到了3头。剩下的4头也是上午看到的。
王克雄介绍,这次科考相比2006年长江豚类科考行动考察范围相同,但在监测方式上更为先进。除了国际惯常用的监测方法--目测外,还增加了鱼探仪和噪声监测仪。而监测工作更是做到全方位零误差:
王克雄:分成四个组,一个组就是在船顶最高的位置进行目视观察,第二个组就是在船尾用声学观察。拖在船尾有100多米长,缆绳上面泛着两个记录仪。再就是鱼探仪,鱼探仪放在水下观察鱼类活动的情况,还有一个就是水质采样,这是白天做的工作。
科考船上40名科考人员中目测人员占到总数的一半,四人一组站在瞭望台轮班观察。两艘船一快一慢查漏补缺,先行船只一旦发现江豚将发出信号,另一艘则会详细监测江豚的大小。从武汉到石首,科考船的航行经过了洪湖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城陵矶口以及长江与洞庭湖口交汇处。科考人员估计,目前江豚的数量不容乐观。
科考人员:06年的时候,我们认为洞庭湖里有150头,洞庭湖里现在是不到100头,数量下降比较多。正常情况下,江豚是在洞庭湖和长江之间是有交流,有迁徙的,并且这种迁徙是双向的。现在看来,这种情况可能就被停泊的船舶和航行的船舶所阻隔了。
在此次航行中,长江干流流域繁忙的来往船只让科考人员们感到担忧。独立观察员张新强有着丰富的长江豚类科考经验,曾多次航行于长江的他惊讶于航道事业的发展速度。据他介绍,仅洞庭湖口的船只比2006年科考时多出了好几倍。大量的船只停泊使得航道变窄,加上噪音等的污染,江豚的数量急剧下降。不仅如此,沿岸大量采砂活动使得水位降低,江豚也很难有生存的环境和空间。科考人员曾多次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希望能加强保护意识。
王克雄:码头要修可以啊,要修的话,可以给保护区适当的补偿啊,比如建救护站啊,或者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江豚的保护,在施工完成以后要采取一些降低水下噪声的措施,对船舶航行的量有一个适当的控制,这样就是一种协调的模式方法,只能这样了。
四天的航程,只是40天科考行动的开头,在原本大量江豚聚集的地方,如今看到的却寥寥无几,但王克雄和科考人员们并没有失去信心,在石首短暂的停留后,他们将继续前行寻找江豚的踪迹,为长江江豚的保护提供一个更为长远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