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9天626公里,仅见10头江豚”
■ 江豚数下降较快
■ 主因系涉水工程建设
11月16日,湖北石首市天鹅洲自然保护区内,网箱养殖的江豚正在享用午餐。天鹅洲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鲸豚类迁地保护唯一成功的案例。
早报记者 黄志强 图
2012江豚科考路线示意图。 郁斐 制图
2006年的科考数据显示,江豚数量在1200~1400头之间,仅为1991年的一半。随着长江水生物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江豚数量每年以6.4%的速度减少。
考察队初步分析,造成武汉至宜昌航程江豚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繁忙的水上航运,大型码头、大型桥梁、大面积护岸护坡等涉水工程建设引起水文环境变化,从而导致鱼类资源衰退。
昨日16时左右,2012年长江淡水豚科考船抵达宜昌,这也是本次科考范围的最上游江段,至此, 中国首次全流域长江江豚(以下简称江豚)科考完成了长江干流第一阶段武汉上行至宜昌江段的考察。今天,两艘科考船将从宜昌出发下行至上海,继续新一阶段的科考。
在过去9天约626公里的科考航程中,考察队目视观察组共发现长江江豚10头次,声学组检测到江豚3头次。
“因为目前考察只进行了单程,尚不能完全评估武汉至宜昌江段江豚数量,但从目前观察到的情况分析,相较2006年该江段江豚数量可能下降比较迅速。”此次考察队副总指挥、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王克雄告诉早报记者,“主要原因是繁忙的水上航运,大型码头、大型桥梁、大面积护岸护坡等涉水工程建设引起水文环境变化,从而导致鱼类资源衰退。”
9天:未发现江豚群体
从武汉到宜昌的这段航程,主要是在洪湖江段下游、洞庭湖入江口上游、监利县城上下游、公安县城附近江段以及宜昌胭脂坝下观察到江豚,在其他区域没有观察到江豚。
昨天是长江淡水豚科考活动的第九天,此前受大雾、降雨等恶劣天气影响,科考船不得不在石首、枝江等水域停航等待,抵达宜昌的时间比预期晚了整整两天。根据计划,本次长江干流考察行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从武汉出发,上行至宜昌,然后从宜昌下行至上海,最后从上海上行返回武汉。第一阶段武汉至宜昌全程大约有626公里,行程7天。
“由于目视考察对天气要求较高,我们预料到考察时间可能会因为天气原因有所延误,一旦江面上能见度不符合要求,我们就会立即选择停航中止考察。”王克雄表示。然而和行程延误相比,目前的科考结果更令科考团队担忧。
经历了数天颗粒无收的失落后,昨天科考船终于又传来好消息,在宜昌胭脂坝下,科考人员观察到两头江豚,至此,科考活动前9天考察队目视观察组共发现江豚10头次,声学组检测到江豚3头次。由于两种考察方式同步进行,不排除出现重复的现象,因而两方面的数据不能简单累加,而要根据发现时间和地点等因素相互对照。
“该江段的江豚数量,还有待我们从宜昌到武汉返航的过程中进一步确认。最终江豚数量的统计,还要根据往返两次航程发现的有效数量、江豚分布密度等数据分析后才能得出结论。”王克雄介绍说,之所以考察船只走到宜昌就返航,是因为宜昌附近江段是江豚分布的历史上限,且江豚越过葛洲坝进入上游库区的概率极低。
据王克雄介绍,从武汉到宜昌的这段航程,主要是在洪湖江段下游、洞庭湖入江口上游、监利县城上下游、公安县城附近江段以及宜昌胭脂坝下观察到江豚,在其他区域没有观察到江豚。
目前发现的江豚中有7头出现在洪湖新螺段135.5公里保护区内,均是在科考的第三天发现的。一名科考人员回忆,当时科考船刚从洪湖水上公安码头驶过,在一个沙洲两侧,两艘科考船的观察员分别报告首次发现江豚,共7头,其中包括一头幼豚,此后声学仪器又检测到一头江豚的声音。
“从目前的情况分析,此次发现江豚的区域基本上是历史上江豚分布相对集中的江段,但具体位置相较过去有一定偏移。与2006年科考相比,武汉至宜昌江段江豚数量可能下降比较迅速,2006年考察最大的收获就是在洪湖江段发现了当时最大的江豚群体,总数为15头,但截至目前还未发现江豚群体。”王克雄称,如果江豚群体出现在某水域,说明该水域的环境和食物非常适合生存,属于江豚的家园,而群体越小,甚至像打游击战一样,个体分散在各个角落,躲躲藏藏,则说明该水域存在很多威胁。
“还有另一种极端可能,就是大量江豚被困在某一水域,无法离开,最后出现江豚群体。”王克雄举例称,当科考船经过湖南岳阳城陵矶码头附近水域时,水面聚集了大量采砂、驳沙船,大部分航道被挤占,原本宽阔的水面连通行都有困难,而该水域恰好是洞庭湖与长江的交汇口,在如此繁忙嘈杂的环境下,江豚往返江湖的可能性极小,“它们很害怕就会跑回去,也不想出来了,因而被隔离在洞庭湖中。”王克雄表示,江豚每天和季节性的江湖移动,对维持干流种群非常重要,假如江湖通道被人为隔断,湖区内的江豚将成为独立种群,一旦湖区出现灾难性生态事件,江豚将全军覆没。
此外,让王克雄印象深刻的还有繁忙的航运船只和林立的大型码头,“江豚依靠声呐生存,这些行为直接导致其数量急剧下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考团队并未看见很多捕鱼船,“并不是渔民不愿捕鱼,而是没鱼可捕,偶尔在少量水域集中了大量渔船,或出现一些电打鱼的情况,这些都直观说明鱼类资源枯竭严重。”王克雄称。
一名负责观察沿岸环境的志愿者表示,沿岸的化工企业令人揪心,一些排污口附近的泥沙都是黑色的,与此同时,沿岸还经常出现大大小小的沙石堆场。
志愿者:失落、兴奋、乐观
由于观察平台安排在科考船露天的船顶,一旦遭遇大风或下雨等恶劣天气,尽管帽子、护膝、口罩等全副武装,但在开动的船上,观察员仍顿时感到寒风刺骨。
昨天早报记者登上了科考船,近距离了解科考团队。两艘科考船分别为武汉号和宜昌号,船上的生活设施齐备,卧室、厨房、厕所和会议室一应俱全但空间有限,一些志愿者不得不集体打地铺,舱内还有电视机、洗衣机等电器,船头和厨房储备了胡萝卜、豆角等蔬菜和一些荤菜,一名科考人员表示“菜样齐备,伙食不错,但观察过程比较艰苦”。
据了解,科考船每天航行8小时,以15km/h的航速前行,19时开例会,进行数据分析,22时就寝。科考人员被安排在几个观察平台通过望远镜和肉眼搜寻记录,每隔一段时间轮换。由于观察平台在科考船的露天船顶,一旦遭遇大风雨天气,尽管帽子、护膝等全副武装,但在开动的船上,观察员仍会感到寒风刺骨。11月16日上午,突然下起了雨,观察员用来防风的军大衣很快被雨打湿,只能趁着停船,将衣服挂在会议室的电扇下晾吹,以便开船后接着穿。抵达宜昌后,科考团队不得不采购御寒物资。
一名志愿者表示,目前科考人员的身体状态比较正常,但面对大部分时间颗粒无收的考察结果,一些志愿者倍感失落,有队员喊出“一日不见豚,愧对三顿饭”,而就在科考的第三天,当首次发现江豚时,他们都非常兴奋、乐观,在晚上的例会中分享相互的喜悦。
警钟:环境改变太快了
水至清则无鱼。泥沙的减少造成其吸附的营养物质减少,导致鱼类的食物变少,而江豚以鱼类为食,自然受到直接影响,泥沙减少则与大坝和采沙行为有直接关系。
王克雄表示,考察队初步分析,造成武汉至宜昌航程江豚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繁忙的水上航运,大型码头、大型桥梁、大面积护岸护坡等涉水工程建设引起水文环境变化,从而导致鱼类资源衰退。
“一路下来江水特别清,泥沙沉淀得非常厉害,和早期浑浊的江水不一样,水至清则无鱼。”王克雄称,泥沙的减少造成其吸附的营养物质减少,导致鱼类的食物变少,而江豚以鱼类为食,自然受到直接影响,泥沙减少则与大坝和采沙行为有直接关系。王克雄称,江豚减少的另一个原因是河床发生变化,合适的栖息地数量日益消失,比如沙洲洲头、洲尾很多都不见了。
“为了更科学、全面地衡量人类活动对江豚的影响,我们将从宜昌开始统计长江中的货运船只和渔船数量,以评估航运和渔业活动对长江江豚的压力。”科考队成员、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江豚项目官员张新桥介绍说。
“这些年长江集中开发太快了,环境改变太快了,江豚没法适应。”王克雄表示白鱀豚的消失敲响了警钟,但并未改变现状。
王克雄认为江豚保护应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饲养三个方面同时进行,不放弃原地保护,加强迁地保护,推进人工繁殖保护,长远计划则包括推动立法和扩大执法权限。
据了解,目前长江中下游江段先后建立了7个豚类自然保护区,但王克雄认为目前保护区管理滞后、权限有限,保护效果并不理想,与此同时,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条例对水生动物并不合适,“根据保护区条例,核心区不允许任何生产行为,航运属于生产行为,但长江不可能做到禁航,那可不可以规定一条航线让船舶航行,限制数量速度。”
“仅依赖自然保护区远远不够,还必须做好迁地保护和人工环境下的繁殖保护,现在很多物种保护最终都走上这条路,例如中华鲟、扬子鳄、大熊猫。”王克雄说。
据介绍,考察队计划20日从宜昌返航折返武汉,并继续沿安徽、江西、江苏、上海江段航行,预计在12月中下旬回到武汉,并公布全流域考察的初步结果。
2012年长江淡水豚考察由农业部牵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WWF和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共同组织。考察队11月11日正式从武汉起航,计划用七周左右时间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江豚的种群数量和分布等现状进行考察,并对江豚的保护提出规划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