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视角

【湖北日报】武汉科学家育出新品种 全国鲫鱼三年内将更新换代

  湖北日报讯(全媒记者文俊、通讯员孙慧)6月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桂建芳院士团队培育出高产异育银鲫新品种“中科5号”,该品种生长优势明显,抗病性高,有望3年覆盖我国鲫鱼所有养殖区域。 桂建芳团队长期致力于银鲫育种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起,连续培育出“中科3号”等优良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明显生长优势,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养殖,全国鲫鱼产量从1983年的4.8万吨增至2016年的300万吨。其中,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目前鲫鱼养殖中的最主要的养殖品种,占鲫鱼主养区的70%左右。近十年的推广养殖结果表明:该品种生长快,同时因其体型、体色好而受到市场欢迎。但由于效益好,导致一些养殖户养殖密度越来越高,忽视了鱼与环境容量之间的平衡。近年来,出血病、孢子虫病、大红鳃等爆发频繁,此外,随着饲料配方中动物蛋白源鱼粉近年来价格的攀升,导致鲫鱼饲料每吨价格上涨近千元,养殖成本不断上升。 桂建芳院士告诉记者,2014-2017年,异育银鲫“中科5号”在湖北黄石、江苏南京等地开展生产性对比实验和中间试验。养殖结果表明,与其他品种相比,一龄异育银鲫“中科5号”生长优势明显,生长快20%以上;抗病性也更高,因不感染孢子虫而表现出更高的成活率,成活率高20%以上,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也能减缓对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压力。目前,该所正与多家企业合作,大规模生产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苗,争取在未来3年推广应用区域覆盖我国鲫鱼所有养殖区域,实现目前养殖鲫鱼品种的更新。

== 实验室与学会 ==
  • == 实验室与学会 ==
  • 水产品种创制与高效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
  • 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
  • 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
  • 湖北省暨武汉动物学会
  •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鱼类学会
== 平台建设 ==
  • == 平台建设 ==
  • “一带一路”海域赤潮数据库
  • 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 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
  • 中国科学院武汉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
  • 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武汉分中心
  • 水生生物博物馆
== 相关网站推荐 ==
  • == 相关网站推荐 ==
  • 中国科学院
  • 农业农村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