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视角

【新华社】我国科研人员实现超高密度微藻异养培养

  新华社武汉10月24日电(记者谭元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家投资开发公司微藻生物科技中心与暨南大学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近期实现超高密度微藻异养培养,突破了微藻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关键瓶颈。

  微藻是单细胞生物,可以用作生产能源、食品、饲料的原料,在工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异养培养是一种新型的微藻生物质生产方式,与传统的光自养培养相比具有效率高、可控性高、易于工业化生产的优势。受技术水平所限,当前微藻在异养培养条件下能够达到生物量浓度仍然很低,制约了微藻的工业化应用。

  上述联合团队的科研人员以一株可异养培养的富油栅藻为研究对象,通过过程优化,尤其是精准的葡萄糖浓度控制这一关键技术的突破,实现了该富油栅藻的超高密度培养。结果显示,在实验室和中试发酵罐放大条件下,栅藻最高细胞干重分别达到每升286克和283.5克。

  “这说明,微藻超高密度异养培养技术具有巨大的商业化潜力。”中科院水生所微藻生物技术和生物能源中心助理研究员金虎说。

  据悉,10月中旬,该研究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生物工程领域国际经典学术期刊《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金虎助理研究员和张虎博士为论文并列第一作者。

  金虎透露,应用相关技术,水生所研究团队已实现高产蛋白、β-1,3葡聚糖、虾青素、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经济微藻的超高密度异养培养,目前正在开展这些功能微藻在饲料、功能食品等领域的产品开发工作。

  
 

 

  

== 实验室与学会 ==
  • == 实验室与学会 ==
  • 水产品种创制与高效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
  • 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
  • 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
  • 湖北省暨武汉动物学会
  •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鱼类学会
== 平台建设 ==
  • == 平台建设 ==
  • “一带一路”海域赤潮数据库
  • 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 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
  • 中国科学院武汉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
  • 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武汉分中心
  • 水生生物博物馆
== 相关网站推荐 ==
  • == 相关网站推荐 ==
  • 中国科学院
  • 农业农村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