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沙塘鳢为什么被尊为男人好榜样?

  

    沙塘鳢   

  沙塘鳢是一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河流、湖泊的底层穴居鱼类。其个体较小,天然产量不高,但肉多刺少、品味鲜美、营养丰富,在江浙一代被视为名贵鱼类,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市场价格达100/公斤以上。2010年上海世博会款待各国元首的国宴,第一道菜“荠菜炒塘鳢鱼片”,其中的塘鳢就是沙塘鳢。沙塘鳢因此被誉为“世博第一菜”。由于过度捕捞、生境破坏等原因,沙塘鳢野生种群资源量已显著下降,解决沙塘鳢的人工繁育技术,并通过人工放流,是实现天然水体沙塘鳢资源恢复的基础。那么,沙塘鳢为什么被尊为男人好榜样呢?这倒并不是因为它的经济价值,而是由于其独特的繁殖生物学特征,最特别的是雄鱼护卵,好比是男人“坐月子”。 

  沙塘鳢在出生后的第二年即性成熟,雌雄个体异形:雄性个体一般较雌鱼大;繁殖季节,雄性个体体色较暗,鳞片上的小刺脱离,体表光滑,而雌鱼体色一般较浅,鳞片上的小刺大都保留,体表粗糙。长江中下游水域沙塘鳢的繁殖季节为4月初至6月初,最适水温为18-25oC。繁殖时,沙塘鳢雄鱼在湖岸和湖湾的浅水处寻找合适的产卵巢穴(如石坝的缝隙、空贝壳、较密的芦苇根部、石块、瓦片或其它基质构成的隐蔽洞穴等),进入鱼巢,发出“咕咕”声以吸引雌鱼。雌鱼进入鱼巢1-2天后开始产卵。产卵时卵粒一粒一粒陆续排出,卵粒呈长纺锤形,一端粘附在鱼巢上,另一端游离。产卵后,雌鱼随即离开,而雄鱼一直守在巢内护卵,直到仔鱼孵出。 

  

  雄鱼护卵 

  沙塘鳢的受精卵孵化时间长,18-22oC水温下孵化时间达24-18天。在自然条件下,没有雄鱼的护卵,沙塘鳢的受精卵不能成功孵化。一方面,护卵雄鱼直接保护受精卵,使其免受其它敌害生物捕食;同时,雄鱼的胸鳍和腹鳍不断扇动,在鱼巢中形成水流,增加微环境的溶解氧、保持鱼巢和受精卵清洁,对胚胎发育十分有利;另外,沙塘鳢孵化时正是水霉病爆发季节,护卵雄鱼会及时清除坏卵,避免水霉病的发生。沙塘鳢雄鱼是真正意义上尽职尽责的“好父亲”,在观察中我们故意惊吓护卵雄鱼,使其离开鱼巢,但很快雄鱼又回到鱼巢护卵。护卵期间雄鱼不摄食任何食物,完成护卵后,雄鱼的体质十分虚弱,死亡率极高。沙塘鳢雌鱼的怀卵量很低,雄鱼的护卵行为保障了受精卵的孵化率,是沙塘鳢种群繁衍的重要适应性对策。 

  

  发育良好的沙塘鳢受精卵   

  近年来,我们在微山湖开展了沙塘鳢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在系统研究沙塘鱧自然条件下生活习性和繁殖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模拟自然条件、构建仿生态池塘,结合人工催熟、诱导等技术,成功实现了沙塘鱧人工繁殖。该项技术的成功,为发展沙塘鳢作为水产养殖新品种提供了苗种保障。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和推广,相信沙塘鳢将成为寻常百姓家的一道美味佳肴。 

  或许,沙塘鳢雄鱼“坐月子”的故事还将会进入婚宴文化,用来教育新郎对家庭更加尽职尽责;有头脑的商家还将打出“吃沙塘鳢,做好男人”的口号。作为“世博第一菜”,沙塘鳢真是条有故事的鱼。 

== 实验室与学会 ==
  • == 实验室与学会 ==
  •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
  • 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
  • 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
  • 湖北省暨武汉动物学会
  •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鱼类学会
== 平台建设 ==
  • == 平台建设 ==
  • “一带一路”海域赤潮数据库
  • 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 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
  • 中国科学院武汉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
  • 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武汉分中心
  • 水生生物博物馆
== 相关网站推荐 ==
  • == 相关网站推荐 ==
  • 中国科学院
  • 农业农村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