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周
童第周(1902.5.28-1979.3.30),浙江鄞县人。生物学家、教育家。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2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1934年,获布鲁斯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到英国剑桥大学作短期访问。
1927年至1930年任南京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生物系助教。1934年第回国,任国立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山东大学内迁到四川万县。1938年山东大学被解散,他辗转到重庆,先后任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同济大学生物系教授和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大学复校,1946年任山东大学动物学系教授、系主任。1948年应美国洛氏基金会邀请到美国耶鲁大学任客座研究员。1949年3月回到青岛山东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担任山东大学动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50年授聘兼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主任。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副主任。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1960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分为生物学部和地学部,他任生物学部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1977年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细胞遗传学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曾任第三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在将近50年的科学研究中,他一直从事实验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是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在两栖类(蟾蜍和黑斑蛙)胚胎发育的研究中,明确指出了胚胎发育的极性现象,从而证明这种感应能力是由一种未知的化学物质,通过细胞间的渗透作用,诱导和决定胚胎纤毛的运动方向。他带领的研究组在掌握了文昌鱼的饲养、产卵和人工授精等必要技术的基础上,对文昌鱼胚胎发育机理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论证了文昌鱼属于介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是进化上的过渡类型。他在鱼类的胚胎发育能力和细胞遗传方面也作出了贡献。在研究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时,他发现不仅仅是细胞核来决定细胞质发育方向,而是细胞质也决定细胞核的命运,核与质之间不是彼此完全孤立 ,而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构造上它们可以互相沟通,在功能上它们可以互相诱发和抑制。这便是被称谓的:核质关系理论。他领导完成鲤鲫间的细胞核移植,首次实现脊椎动物的种间克隆,并作为近代中国科技领域的两大重要科学技术成就之一被载入《世界科学年史》(A. Hellemans & B. Bunch, 1991, 美国Simon & Schuster出版社)。他还和美籍华裔科学家牛满江合作,探讨鲫鱼和鲤鱼的信息核糖核酸对金鱼尾鳍的影响。结果证明,这种核糖核酸能诱导金鱼尾鳍的双尾变成单尾等。从而开拓了在发育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中一个非常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研究领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