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人民画报》4月号《防治鱼病》
这一册《人民画报》由何碧梧先生赠送,用两页篇幅、以《防治鱼病》为题报道了中科院水生所菱湖鱼病工作站科研人员开展鱼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绩(当时何碧梧先生亦在菱湖鱼病工作站工作)。具体刊用了5张照片(2张黑白、3张彩色,本文转载1张彩色照片)和倪达书研究员撰写的文字(如下)。
淡水养鱼是我国农业经济中的一项重要事业。养得好的,每亩鱼塘年产量可达一千市斤以上。但是我国有许多养鱼地区鱼病流行,渔农的损失很大。江苏和浙江两省养鱼地区每年放养的青鱼和草鱼,死亡率往往每年要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为了帮助渔农解决这一问题,一九五三年春天,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著名的淡水养鱼区浙江吴兴菱湖镇设立了鱼病工作站,进行鱼病防治工作。工作站有系统地研究了青、草、鲢、鳙四种家鱼的习性、饲养方法和致病的寄生虫,从养殖方法着手来防止鱼病的发生,另外又创造出一些简单易行的药物治疗方法。例如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在池塘里来治疗草鱼的寄生虫性腮瓣病,用磺胺胍药粉拌在饵料中来治疗青鱼和草鱼的肠胃病。工作站在成立后的第一年中曾用这些方法在一百八十一个鱼池里试验,结果有一百一十一个鱼池里的病鱼全部治好。去年又开始用“六六六”的溶液来消灭鱼体上的“鱼虱”,收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鱼病工作站的历史虽然很短,但它的成绩已经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它用实际事例教育了渔农,改变了渔农的“鱼病不能治”的保守观念,为今后推广养鱼和防治鱼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菱湖鱼病工作站建站始末——
1950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立。
1951年,水生所在无锡五里湖畔的蠡园建立了太湖淡水生物研究室,下设了鱼类寄生虫研究组,共有研究人员5人,他们是倪达书、陈启鎏、尹文英、王德铭、伍惠生,开始进行草鱼、青鱼、鲢、鳙四大家鱼寄生虫方面的调查研究。
1952年秋,鱼类寄生虫组改成鱼病组,人员增至12人,并于1953年在浙江省吴兴县菱湖镇设立全国第一个鱼病工作站,建立了鱼病门诊部,从“防”和“治”两个方面开展鱼病学研究工作。当时经常有各省(区)有关单位的水产干部和大专院校师生到鱼病工作站学习和进修,从而培养了大批鱼病学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骨干力量。
1955年底,水生所撤消菱湖鱼病工作站,全部人员返回所本部。
1985年,陈启鎏先生作诗《贺倪达书先生八十寿辰》,诗中有“开创中华鱼病学,菱湖功业树千秋”之句,可谓对菱湖鱼病工作站之最好总结。
倪达书研究员(中)在下乡出诊时,教渔农使用有药物拌和的饵料。
(张晓良,200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