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心育银鲫
五一节前夕,喜讯传到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遗传与育种学研究室主任,56岁的蒋一珪研究员,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近年来,在武汉三镇的集贸市场上,一种身宽背厚、斤把重的大“鲫鱼”,颇受顾客的青睐。它身披的鳞片银光闪闪,在阳光下反射出美丽的光彩。更为诱人的是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清炖的鱼汤,浓如豆浆,甜滋滋的,回味无穷。这种淡水鱼类养殖新品种,名叫“异育银鲫”。主要研究者正是蒋一珪。
人们一向食用的野生鲫鱼,生长慢,一年只能长到0.1公斤。早在70年代,蒋一珪目睹病号、产妇凭“特供鱼票”却买不到鲫鱼的状况,昼夜不安。
在所领导的支持下,1976年,蒋一珪率领的鲫鱼研究组的科技人员,跑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餐风宿露,悉心研究,系统地调查了我国鲫鱼的品种和资源,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开展了不同组合的鲫鱼杂交试验,一个前人未曾涉足的培育鲫鱼新品种的构想酝酿成熟了。他们巧搭鹊桥,将新发现的黑龙江方正县雌核发育的银鲫雌鱼,与不同种类的江西兴国红鲤雄鱼“婚配”,它们的后代就是“异育银鲫”。普通鲫鱼繁衍后代,都是卵子受精后,精子在卵质中形成精原核,由精原核和卵原核相互融合,发育成小鱼。银鲫的卵,也需要“受精”。可是,蒋一珪在光学显微镜下反复地仔细观察,发现它不和红鲤的精核融合,只需要精子去刺激,卵核自行可以发育成后代,而且“异育银鲫”一出世全都是雌性的。这种独特的生殖方式叫“雌核发育”。蒋一珪在我国首先发现、阐明和应用鱼类雌核发育。
多少个不眠之夜,蒋一珪领着课题组在亲鱼塘拖网,给鱼催情,人工授精,人工脱粘,在孵化环道旁,象护士一样精心观察、护理、分析,一颗颗珍珠般的受精卵,随着孵化环道的流水昼夜地旋转、翻滚,新的生命在孕育。日复一日,蒋一珪眼睛熬红了,腰伸不直了,身体消瘦了,尿血住院了。他老伴见了心疼地说:“老蒋哪,你不要命了么!”老蒋微笑着答:“为了人民尽快吃上优质鲫鱼,豁出命干我也乐意”。
为了扩大试验,推广,蒋一珪率领全组人员,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西起四川,东至福建,跑遍了各地。由于“异育银鲫”食性广,疾病少,具有生长优势,被养殖单位当成“聚宝盆”。1986年,武汉洪山区采取混养、放养等方式,不影响其它鱼类的养殖,不另投饵施肥,获产量16万公斤,净增收入50万元。在广东,银鲫18个月长到1.25公斤。目前,被群众誉为“鲫鱼之冠”的异育银鲫已在23个省市、100多万亩养殖水面安家落户了。这项仅6万元投资的研究成果,已增收产值1亿多元。
蒋一珪在水生所一直从事鱼类生态、营养和遗传育种的研究工作。4个养殖新品种——团头鲂、杂交鲤、沙姑子、异育银鲫;世界上第一尾无性生殖的“试管鲫鱼”和基因工程转移的“超级泥鳅”都诞生在他的领导的研究室里。“异育银鲫”的生产应用和雌核发育理论研究,不仅在国内是首创,也受到国内外鱼类学家的瞩目。这项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蒋一珪被国家科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今年,鲫鱼的第二代新产品——高背异育银鲫选育成功了。他愿灌注全部心血,把更多更新的优质高产的鲫鱼奉献给人民。
蒋一珪研究员
(原载《科学报》1988年5月31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