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水生所成果“建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斑马鱼定向突变体库”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1021日至27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本次展览以"创新驱动发展 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集中展示"十三五"以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代表之一,水生生物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建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斑马鱼定向突变体库”成果入选基础研究展区,出现在生物科技相关成果的第一展板上。 

  2013年初,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系统刚一问世,在朱作言院士和孟安明院士等科学家的号召下,水生所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联合全国30多家实验室,历时6年,完成了斑马鱼1号染色体全基因的系统性基因敲除,从而建成了我国首个大规模斑马鱼定向突变体库,也首次实现了脊椎动物单条染色体的系统性基因敲除。目前,所有突变品系和遗传信息全部通过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对学术界公开和提供服务(http://www.zfish.cn/TargetList.aspx)。 

  斑马鱼是现代生命科学、健康科学和环境科学等研究的重要模式动物。中国的斑马鱼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成立后的近10年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2020年,我国的斑马鱼研究产出的全球占比已超过29%,成为全球产出体量第一的国家。在斑马鱼研究历史上,欧美学者发起过几次大规模的正向遗传学突变体库构建和筛选计划。但是这些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往往不明,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加之这些突变体全部保藏在位于美国和德国的斑马鱼资源库中,中国的研究者获取困难,因为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原因,转化研究更加受限。此次展出的这一成果,是国际学术界首个大规模反向遗传学突变体库构建和筛选计划,代表着国际斑马鱼科研的发展方向。这一成果,不仅诞生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斑马鱼大规模突变体库,还有力凝聚了我国斑马鱼领域的一线学者,推动了我国斑马鱼研究的蓬勃发展,是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典型代表。   

  在同一展区,还展出有由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主任孙永华研究员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重点专项“斑马鱼发育与代谢突变体库的系统创制”项目所产生的另一项科研成果:“开发出时空特异性在体示踪技术与基因敲入体系:Bi-FoRe”。 

模式动物斑马鱼 

中国科学家首次完成斑马鱼1号染色体的系统性基因敲除示意图 

大数据分析揭示高效gRNA靶位的序列特征 

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生物技术第一展板 

展馆大门 

== 实验室与学会 ==
  • == 实验室与学会 ==
  •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
  • 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
  • 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
  • 湖北省暨武汉动物学会
  •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鱼类学会
== 平台建设 ==
  • == 平台建设 ==
  • “一带一路”海域赤潮数据库
  • 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 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
  • 中国科学院武汉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
  • 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武汉分中心
  • 水生生物博物馆
== 相关网站推荐 ==
  • == 相关网站推荐 ==
  • 中国科学院
  • 农业农村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