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汉青教授做客水生所创新系列讲座

  118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汉青教授应邀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作了题为废水处理中的好氧微生物颗粒的学术报告。该报告系水生所创新系列讲座201915期。

  在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通过自我絮凝形成的颗粒,可显著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俞教授从好氧微生物颗粒的发展历程出发,逐步介绍了好氧微生物的形成过程、基本特征、降解污染物的能力,以及在研究污染物在好氧微生物颗粒中的转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创建相互作用数学模型实现好氧微生物颗粒的精准调控。在好氧微生物颗粒的形成过程中,俞教授不仅介绍了好氧微生物颗粒的形成机制,还阐述了颗粒形成的四个阶段。重点介绍了好氧微生物颗粒培养新方法的建立,以及表征微生物颗粒特性的系列新方法方面的创新性工作。俞教授最后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思路与科研方法,介绍了课题组相关研究工作以及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俞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生动幽默,赢得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

  报告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就关心的科学问题与俞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

  俞汉青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期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工作,201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以通讯/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00多篇,SCI他引超过1万次,H因子78

 

  俞汉青教授作报告

 

  报告现场

== 实验室与学会 ==
  • == 实验室与学会 ==
  • 水产品种创制与高效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
  • 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
  • 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
  • 湖北省暨武汉动物学会
  •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鱼类学会
== 平台建设 ==
  • == 平台建设 ==
  • “一带一路”海域赤潮数据库
  • 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 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
  • 中国科学院武汉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
  • 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武汉分中心
  • 水生生物博物馆
== 相关网站推荐 ==
  • == 相关网站推荐 ==
  • 中国科学院
  • 农业农村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