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RNA世界的警察与督查:水生所研究揭示细菌RNA代谢调控新机制

  最近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张承才团队对细菌中RNA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A conserved protein inhibitor brings under check the activity of RNase E in cyanobacteria(蓝藻中RNase E受一个保守蛋白调控)”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93/nar/gkad1094)。该团队在蓝藻RNA代谢领域有深厚积累,曾发现蓝藻中存在RNA降解体并揭示了其关键组分。 

  细菌遍布于地球的几乎每个角落,具有不可思议的环境适应能力。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微小生物的生存适应力与其细胞中RNA的高效代谢能力分不开。 

  细胞中的RNA分子种类繁多,它们不仅编码蛋白质,也直接参与调控多种生命过程。在细菌中,有多种蛋白参与RNA代谢,其中内切核酸酶RNase E是最为关键的一个。RNase E的切割作用是许多RNA分子降解的第一步,决定了这些RNA在细胞中的寿命。 RNase E就像细胞中的四处巡逻的警察,负责消灭RNA世界里不再被需要的或者功能异常的分子。不过,这位警察虽然功力了得,但判断力较差。当遇到正在发挥功能的RNA时,它也经常会不加区别地切割。为了避免误伤无辜进而导致RNA代谢混乱,RNase E在胞内的活性必须受到严格的控制。然而,迄今人们对RNase E如何被调控仍然所知甚少。  

  张承才团队最近发现蓝细菌中RNase E的活性受到蛋白RebA调控。RebA的功能之前未知,但其同源序列存在于所有蓝细菌中。该团队发现RebA能够结合RNase E催化区域,并抑制RNase E对底物的结合和切割,这确保了RNase E在胞内具有适宜的活性;若RebARNase E的活性调控出现异常,细胞形态及生存能力都将受到极大影响(图1)。RebA就像一位警务督察官,它时时监督限制着RNase E这位警察的一举一动,防止误伤无辜,从而保障RNA代谢正常。 

1:蓝藻中RebA调控RNase E活性,进而调控细胞形态

  该研究揭示了一种全新的RNase E活性调控机制,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细菌RNA代谢调控的认识。水生所博士研究生刘素娟为本研究论文第一作者,张承才研究员和张巨源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先导B项目、水生所特色所项目以及武汉市知识创新-基础研究项目的资助。 

== 实验室与学会 ==
  • == 实验室与学会 ==
  •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
  • 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
  • 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
  • 湖北省暨武汉动物学会
  •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鱼类学会
== 平台建设 ==
  • == 平台建设 ==
  • “一带一路”海域赤潮数据库
  • 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 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
  • 中国科学院武汉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
  • 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武汉分中心
  • 水生生物博物馆
== 相关网站推荐 ==
  • == 相关网站推荐 ==
  • 中国科学院
  • 农业农村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