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调研赤水河站
3月24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茆荣华一行调研中国科学院赤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保护与水生生物多样性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赤水河站”)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司法保护与和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司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缪炜、科技基础能力处处长黄丹、赤水河站站长刘焕章研究员,以及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和赤水市有关领导参加调研。
缪炜所长对茆荣华院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刘焕章研究员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赤水河站的基本情况以及司法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在环资审判队伍建设、水生生物资源损害司法案件裁判、珍稀特有鱼类培育与种群重建、栖息地修复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茆荣华院长充分肯定了司法研究中心在“环境司法+科学研究”方面做出的成绩,并鼓励司法部门和科研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机制创新,共同守护好赤水河的绿水青山。
活动最后,与会人员将司法研究中心野化训练的500尾国家二级保护鱼类胭脂鱼放归赤水河,以促进珍稀特有鱼类种群恢复。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长江十年禁渔以及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等国家政策的先行示范区,是长江大保护的重点区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批示精神,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将赤水河流域打造成为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示范区,2023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水生所与赤水市人民法院、赤水市人民检察院、赤水市农业农村局签订《长江上游珍稀濒危水生物种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在赤水河站挂牌成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司法保护与科学研究中心”。司法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相关签约方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围绕赤水河珍稀濒危水生物种保护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积极打造水生生物保护的赤水样板,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培树新品牌,为服务保障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院所科研智慧与司法行政力量。
刘焕章研究员向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茆荣华一行介绍赤水河站基本情况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茆荣华一行参观赤水河站
与会人员将司法研究中心野化训练的500尾胭脂鱼放归赤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