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艺术家,却成为藻类学宗师,这界跨的没谁了
饶钦止(1900.2.22 -1998.3.28)
世上有些人,智商出众还勤奋,专业一流还跨界,小编这种习惯了智商被碾压的人真心表示无奈、佩服。水生所老一辈科学家里就有这么一位,以前就听说是藻类学宗师,等小编看到他的书画、篆刻,傻眼了——明明可以靠艺术吃饭,偏偏要当科学界的大师,他就是饶钦止先生。
饶钦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淡水藻类学的奠基人。他对中国淡水藻类的系统分类和地理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1个新科10个新属615个新种;主编《中国鞘藻目专志》和《中国淡水藻志?双星藻科》,其中提出的分类系统为国际藻类学界广泛接受。五十年代,他率队进行湖泊调查,致力于利用湖泊、水库等水体中的天然食料放养鱼类的研究,主编《湖泊调查基本知识》和《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第一版),成为我国湖泊调查和鱼类养殖的经典著作。
书画世家走出的藻类学家饶钦止1900年2月22日出生于四川重庆一个书画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著名山水画家和书画收藏家。他自幼耳濡目染,热爱绘画,父亲却鼓励他学习科学知识,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他听从父训,于1920年毕业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又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科毕业并留校任教,1932年得亲友资助去美国密西根大学植物学系学习,师从W.H.泰勒(Taylor)教授,于193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35年饶钦止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学位在校三年期间, 他荣获了3种金钥匙奖章,共发表包括中国和美国藻类分类研究的论文11篇,包括他的博士论文“中国淡水藻类之研究一,四川之双星藻科”。1936年秋毕业后,饶钦止怀着为中国藻类学拓荒的豪情,毅然回到满目疮痍的祖国。
饶钦止回国后即到南京任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筹建藻类研究室。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带着一架显微镜随同动植物研究所由南京迁往湖南长沙,后到衡山,又迁到广西阳朔,1939年初到达四川重庆北碚。这一时期,尽管颠沛流离,生活艰苦,饶钦止仍然坚持藻类研究工作,采集标本发现1新属、52新种,不久晋升为研究员。在北碚7年,饶钦止又发现了许多新种。其中有一种盘形绿藻,命名为草绿空盘藻(Coelodiscus prasinus Jao),认为它不但是一新属和新种,而且是一新科,命名为空盘藻科(Coelodiscaceae Jao)。他还在淡水环境中发现两种褐藻和四种红藻?其中,属于褐藻的有一新种,河生黑顶藻(Sphacelaria fluviatilis Jao),系该属首次报道存在淡水种类?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有人在美国密西根州的吉尔湖中又发现这种淡水褐藻的存在?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植物研究所迁到上海,饶钦止继续开展藻类学研究,并兼任复旦大学教授,讲授植物形态学和藻类学课程。此后,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这段时间,他完成了16篇论文,新命名藻类82种,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藻类学家。
1948年饶钦止(前右)在浙江萧山白马湖附近沼泽中采集藻类
建国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湖泊放养成为发展淡水渔业的主要措施之一。1953年,水生所成立湖泊调查队,饶钦止任总队长。在开展湖泊调查期间,饶钦止随时随地为队员讲授湖泊学知识和野外操作技术。除了水生所的科研人员外,调查队中还有湖北及其邻省的水产干部和上海水产学院的学生。为期10个月的实地调查,在完成调查任务的同时,还培养了一批科研和水产工作岗位上的高级科研人员和水产干部。
调查队在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流域开展湖泊调查,对591个湖泊的概貌、环境条件、主要生物种类、特别是浮游生物和鱼类等各方面情况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根据各种放养鱼类的天然食料,参照其它与放养有关的条件,拟定出各个湖泊在1亩水中的放养量、放养鱼类的种类及其放养量以及应如何处理的意见,为湖泊放养奠定了科学基础。在这一调查的基础上,饶钦止主编了《湖泊调查基本知识》一书。在“放养标准”章节,饶钦止强调湖泊的放养不可只顾目前利益,投放鱼类过多,以免破坏水体中生物的生态平衡,导致不良的后果,可见其远见卓识。该书也是我国第一本湖泊调查的综合性参考书。
右起饶钦止、黎尚豪、尹文英、黎功德,易伯鲁
1950年摄于菱湖南滨村鱼塘边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泊调查队湖北省调查工作完成留影1953.11.7
站立第一排居中饶钦止(右六)、右四黎尚豪、右一陈受忠
1953年第9期《人民画报》封二图片(记者高胜康采访湖泊调查队拍摄)
图中右二站立系草帽者为饶钦止
饶钦止对湖泊调查知识的总结、传播,为水生所后来更大规模的水系调查活动奠定了基础。据已退休的水生所生态学家梁彦龄先生介绍,1954年水生所由上海迁至武汉之初,刚完成湖泊调查任务的饶钦止就在所里举办培训班,讲授湖泊调查知识。当时还在武汉大学读二年级的梁彦龄即参加过该培训,印象深刻。
在1959年全国水产科学技术与教育会议上,水生所提出有关单位协作总结我国淡水养鱼经验的倡议得到响应,决定由水生所主持编写工作。遂于1961年出版了《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一书,饶钦止为3位总编之一?
从1977年起,饶钦止着手对藻类分类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1979年,在他年近八旬之际出版了藻类学巨著《中国鞘藻目专志》。这本专志是他50多年的资料和研究记录积累,后期工作几乎都是在医院病床上完成的。书中,他提出以植物体在性的分化上的特征为主要依据,建立此目藻类新的分类基础和分类系统。在分类部分,系统地记载了301种、81变种和33变型,其中有99新种、37新变种和11新变型。此外,还对前人记载过的种类中,改写了2种的种名,修改了6种的特征。该书在中国乃至世界藻类学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饶钦止(右一)与助手陈嘉佑(左一)、朱蕙忠(左二)饶钦止同样热心于藻类学人才的培养。他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上海水产学院等担任专职或兼职教授,在水生所指导国内外进修人员和研究生,还多次举办培训班,从国内各大学生物学系和科研所挑选人才,进行集中培训。他亲自授课,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工作和撰写论文,每篇论文都凝聚着他的心血。最后,集中这些论文和他自己50多年来积累的资料,邀约15位参训人员一同完成了《中国淡水藻志?第一卷:双星藻科》,于1988年出版。这本志书的完成,实现了“出书育人”的愿望,同时也为以后卷册的编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饶钦止以及他的学生?同事采集的淡水藻类标本超过3万号,建立了国际著名的、亚洲首位的藻类标本室。他在90寿辰之际,将毕生收集的全世界藻类书籍74册、藻类学文献1648份全部捐赠给水生所图书馆?饶钦止的藻类学成就、对中国藻类学的奠基之功、大批人才培养之功,使他成为藻类学界景仰的一代宗师。
饶钦止出生于书画世家,自幼与水墨丹青结下了不解之缘。1928年,因局势动荡北京多所大学纷纷停课,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任教的饶钦止应暨南大学(当时在上海)中国艺术学系主任陶冷月之聘教授篆刻。当时,国画大师黄宾虹在该校兼任中国画研究会讲席,书画名家谢公展、谢玉岑、马孟容、郑曼青等人也在上海执教。饶钦止与他们同台授艺,笔砚往来,情谊深厚。
饶钦止篆刻作品
饶钦止竹刻扇骨作品
后得成都大学生物学系之邀,饶钦止反复掂量,最终还是决定回到自己的生物学专业。消息传开,好友们惆怅惋惜,不免书画相赠,其中就有黄宾虹、陶冷月等人的作品,还有难得一见的多位名家合作的画作。
饶家收藏的一幅黄宾虹赠与的山水画,题字“苍梧东下信行舟,记得西江欲尽头。浓拨澱光岩翠重,四山如画古端州。午辰秋月,余南游粤旋。考祥先生同叙吴中,时将有北行,因捡近作诗画,即希哂存,以志鸿爪”(“北行”疑为笔误——作者注)
陶冷月与黄宾虹合作的“烟江夜月万顷芦花”图及两副题字。黄宾虹题有“澹月蘆花”篆书,陶冷月题有“考祥兄以生物学专家而兼嗜书画,精篆刻,交友能以诚相见,尤为当世所难得,今秋季主教暨大国画系。因老友□淳先生之介绍,聘考祥为篆刻教授。一见如故,恨相遇之晚。乃成都大学连电聘其去蓉主持生物学系,考祥踌躇难决,商诸冷月,月不欲以私交故而误其学术前程,因劝之归。劳燕东西,能不黯然。赠此月夜雁影图,以誌别,藉留纪念,并希鱼雁常通□□”(□表示难以辨认的字迹)。
陶冷月、谢公展、谢玉岑、马孟容、郑曼青合作的画作,并题有:“酒阑送别潇潇雨,乞写秋华各黯然。明日行舟向三峡,好携拳石压波澜。考祥先生将回蜀中,十月四日集西堂作画赠别”。
这些书画中饱含着这些名家与饶钦止先生的深厚情谊,也体现出他们对于饶钦止艺术造诣和人品的充分肯定。
后来,饶钦止在美国求学时,为导师泰勒撰写的《北美东北海岸的藻类》一书绘制了全部藻类图谱。他自幼积累的绘画基础加上严格的科学训练,使得枯燥的标本在他笔下变得线条流动,栩栩如生,泰勒惊讶地称之为“不仅是精确的科学图,而且是艺术品!”
无论是出洋留学,还是抗战期间颠沛流离,有两样东西饶钦止始终当做宝贝一样带在身边。一样是192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买的雕刻刀,一样是1927年托人买的200张安徽老汪六吉宣纸,足见他对书画篆刻艺术的钟爱。
饶钦止擅长画山水,也喜画梅菊。1999年,武汉市成立东湖书画院时,饶老当选为资深会员。同时,他还是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的顾问,湖北省科技美术研究会的名誉理事长。
饶钦止在书房作画
饶钦止画作(一)
饶钦止画作(二)
饶钦止画作(三)
饶钦止画作(四)
饶钦止画作(五)
饶钦止画作(六)
饶钦止画作(七)
饶钦止画作(八)
饶钦止画作(九)
饶钦止画作(十)
饶钦止书法作品
致谢
本文内容采自张晓良、徐旭东科学网博客,以及胡征宇纪念文章《我国藻类学的奠基者之一——饶钦止》。饶钦止收藏的书画和书画作品图片由饶明泰、饶蕙提供,篆刻作品图片来自《饶钦止教授九十寿辰专集》。
饶钦止《湖北省湖泊调查》,载《科学通报》1954年10月号“研究工作成果”栏目。全文12000字,分六个部分,一、湖泊调查与湖泊放养;二、湖北省湖泊的类型和通性;三、湖泊放养标准;四、湖北省湖泊的天然放养条件;五、对于湖北省湖泊放养的意见;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