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水生所科研人员出席第12届国际鱼类营养与摄食大会

        第十二届鱼类营养与摄食国际会议(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utrition & Feeding in Fish)于2006年5月27日-6月2日在法国Biarritz召开,我所解绶启研究员、朱晓鸣副研究员、韩冬博士出席了这次会议。解绶启研究员在会议上作了“利用生物能量学模型估算池塘养殖长吻鮠投喂表及废物排放(PREDICTION OF FEEDING REGIME AND WASTE PRODCUTION FOR POND-CULTURE CHINESE LONGSNOUT CATFISH BY BIOENERGETICS MODELING)”的口头报告,朱晓鸣和韩冬分别提交了题为“异育银鲫幼鱼饲料中锰的需求量(DIETARY MANGANESE REQUIREMENT FOR JUVENILE GIBEL CARP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和“鱼体大小和水温对长吻鮠生长、饲料利用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EFFECTS OF FISH SIZE AND WATER TEMPERATURE ON GROWTH, FEED UTILIZATION AND DIGESTIVE ENZYMES OF CHINESE LONGSNOUT CATFISH)”的墙报。
        鱼类营养与摄食国际会议是鱼类营养、饲料与摄食方面研究的最高档次的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每次国际上鱼类营养学界的主要研究单位均有人员出席,而且很多鱼类营养学界的前辈们也出席该会议。
        本次会议交流了口头报告67份,墙报215份,包括营养与基因表达、营养与健康、代谢、亲鱼与仔稚鱼营养、营养需求、饲料与饲料原料、环境与模型等方向。

== 实验室与学会 ==
  • == 实验室与学会 ==
  • 水产品种创制与高效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
  • 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
  • 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
  • 湖北省暨武汉动物学会
  •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鱼类学会
== 平台建设 ==
  • == 平台建设 ==
  • “一带一路”海域赤潮数据库
  • 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 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
  • 中国科学院武汉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
  • 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武汉分中心
  • 水生生物博物馆
== 相关网站推荐 ==
  • == 相关网站推荐 ==
  • 中国科学院
  • 农业农村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