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的不断加剧,了解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机制对于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群落生态学中的稳定性最常采用变异系数(即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来衡量,它描绘了群落丰度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相关理论研究表明,群落稳定性可分解为种群异步波动(即种间异步性)与加权平均的物种稳定性(即种群稳定性)。最近的实证研究和荟萃分析结果均表明,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之间主要呈现正相关,这主要归因于物种多样性对种间异步性(Population asynchrony)的积极影响。先前有关“多样性-异步...
全球大河流域中的淡水生物多样性正日益受到水坝和其他多重人为压力因子的威胁,但我们对不同生物类群的复杂反应及其多维度响应的机制了解仍然有限。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Xiong et al.,2021,2022,2023),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陈宇顺研究员团队联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金小伟研究员团队、南京农业大学王备新教授团队等,以长江流域为例(图1),提出了一种多层面的综合生物指数方法,用于评估长江流域淡水生物多样性对多重压力因素的不同响应。
孙永华团队在前期研究中,利用斑马鱼模式动物,分别通过敲除体内合成DHA必需的脂肪酸延长酶elovl2基因和导入编码omega-3去饱和酶的线虫fat1基因,构建了DHA体内合成缺陷的elovl2突变体模型和DHA合成增强的fat1转基因模型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生理生态学研究团队前期发现,草鱼和长吻鮠在营养物质代谢中差异显著,草食性草鱼相较于肉食性长吻鮠,在消化、吸收、转运等代谢过程中展现出更强的糖利用能力,如草鱼淀粉酶活力是长吻鮠淀粉酶活力的20~80倍
性别是真核生物的共源性状,也是生命演化的主要驱动力。绝大多数脊椎动物的性别受性染色体调控,性染色体通常由常染色体获得性别决定基因而起源。独立的起源和性染色体的转换致使性染色体呈现出高度的多样性和易变性。模式哺乳动物中的X和Y性染色体以及鸟类中的Z和W性染色体解析得较为透彻,但是这些异形染色体都具有久远的演化历史,很难追溯性染色体早期阶段演化过程。因此,在一些非模式鱼类中,形成时间较晚的同形性染色体为阐明性染色体早期动态演化提供了理想系统。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管理岗位招聘启事
鱼类功能基因组学科组招聘博士后1-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