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将江豚照片作为封面介绍生物信标跟踪记录研究工作

 Spring-Verlag最近出版的《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第15卷第3期以中科院水生所饲养和繁殖的长江江豚母仔照片作为封面,发表了我所王克雄等人有关长江江豚等珍稀动物的生物信标跟踪记录研究进展的“编辑推介(editorials)”—“Introduction into bio-logging science: Recent advances in bio-log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sia”。
        生物信标跟踪记录科学(bio-logging science)是2004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生物信标跟踪记录科学研讨会”上被首次提出来的。通过在动物身上固定跟踪数据记录仪器,能获得动物在自由状态下的生物学和生理学数据及某些环境数据。近年来,水生所和日本国立水产工学研究所通过发展该技术,对长江江豚的行为、发声和声探测能力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先后合作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和美国声学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2007年年底,在水生所召开的“中日生物信标跟踪记录科学学术讨论会”(Japan-China Bio-logging Science Symposium)上,与会的中日两国科学家介绍了近年来生物信标跟踪记录技术在水生和陆生动物(包括长江江豚、中华鲟、大马哈鱼、海龟和大熊猫等)的生态学、行为学和声学等领域的应用和所获得的结果。目前,水生所正在将该技术应用于长江江豚的声学考察和迁移监测等工作,并取得了较大进展。


 

== 实验室与学会 ==
  • == 实验室与学会 ==
  • 水产品种创制与高效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
  • 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
  • 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
  • 湖北省暨武汉动物学会
  •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鱼类学会
== 平台建设 ==
  • == 平台建设 ==
  • “一带一路”海域赤潮数据库
  • 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 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
  • 中国科学院武汉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
  • 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武汉分中心
  • 水生生物博物馆
== 相关网站推荐 ==
  • == 相关网站推荐 ==
  • 中国科学院
  • 农业农村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