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美国渔业专家来水生所实地考察亚洲鲤科鱼类的控制和管理方法

  101920,美国地质调查局哥伦比亚环境研究中心Duanne Chapman研究员、美国伊利诺伊州自然资源局水生资源项目主管Kevin Irons及伊利诺伊州渔民代表David Buchman一行到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考察联合捕鱼法在渔业资源管理上的应用,尤其是探讨了该渔法在控制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外来入侵鱼类的潜在效果和技术环节。 

  水生所李钟杰研究员、刘家寿研究员、张堂林研究员和陈宇顺研究员向来访嘉宾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传统的“赶---张”联合捕鱼法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实例,三位美国专家在听完介绍后,对中国传统的捕鱼方法产生了极大兴趣并给予了高度肯定,一致认为北美应及时引进和学习“赶---张”联合捕鱼法用以控制日益泛滥的亚洲鲤科鱼类(主要为鲢、鳙等)。 

  在张堂林研究员和陈宇顺研究员的陪同下,三位美国专家还参观了水生所在武湖和牛山湖的渔业资源管理与研究野外工作站。在武湖,美国嘉宾一行实地考察了湖泊渔业资源管理和捕捞技术;在牛山湖,美国嘉宾们还具体学习了“赶---张”联合渔法的应用、网具规格和组成、操作步骤和方法等。美国专家表示,他们将适时引进和推动“赶---张”联合捕鱼法在北美湖泊、河流渔业管理中的应用。中美双方专家也达成初步协定,水生所将与北美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研究北美亚洲鲤科鱼类入侵的有效管理措施。 

  据悉,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为清洁水体而引入亚洲鲤科鱼类(主要为鲢、鳙等),由于这些亚洲鲤科鱼类生长迅速、体形庞大,几乎没有天敌,而且繁殖迅速,其种群迅速扩张,目前北美境内亚洲鲤类已泛滥成灾,给北美五大湖的休闲渔业和本土水生生物资源带来非常大的潜在威胁。多年来,美国政府和相关资源管理机构也一直在寻求控制和管理亚洲鲤科鱼类的方法。 

 

  美国渔业专家在武湖考察 

 

  美国专家在牛山湖考察 

== 实验室与学会 ==
  • == 实验室与学会 ==
  • 水产品种创制与高效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
  • 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
  • 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
  • 湖北省暨武汉动物学会
  •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鱼类学会
== 平台建设 ==
  • == 平台建设 ==
  • “一带一路”海域赤潮数据库
  • 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 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
  • 中国科学院武汉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
  • 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武汉分中心
  • 水生生物博物馆
== 相关网站推荐 ==
  • == 相关网站推荐 ==
  • 中国科学院
  • 农业农村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