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传喜讯

  1126日,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与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同开展的天鹅洲故道长江江豚种群普查工作顺利完成。此次普查工作自19日起历时8天,包括来自湖北长江天鹅洲故道、湖北(监利)何王庙故道、湖南(华容)集成垸故道三家保护区以及水生所王丁研究员团队的科研人员共约90余人参加了此次普查工作。 

  此次普查共有59头江豚起水体检,还观察到至少1头未起水体检江豚,因此天鹅洲故道江豚种群规模已经超过60头。起水体检江豚的雌雄比例为28:31,其中18头成年雌性中9头妊娠,11头哺乳(其中4头同时妊娠哺乳)。值得注意的是,20141月从武汉天兴洲救护输入的2头雌性江豚一头哺乳一头妊娠。另外,起水江豚中2岁以下幼豚达到17头,其中2015年新出生幼豚就有11头。 

  根据2010年对该种群普查的结果,当时种群数量仅为25头,因此除去在20141月水生所从武汉天兴洲救助引入的4头江豚以及20153月迁地保护工程从鄱阳湖引进的4头江豚,该种群在5年的时间净增加27头以上,种群净增长了108%,说明该种群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湖北长江天鹅洲故道是农业部在水生所推动下建立的第一个长江豚类迁地保护区,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进江豚,其种群数量不断增长,是我国长江江豚物种保护工程的重要尝试,也是世界濒危鲸类动物迁地保护的唯一成功范例。此次普查结果表明天鹅洲故道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工作又一次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加上2014年水生所推动新建立的何王庙(集成垸)保护区江豚试养的成功,为长江江豚的“保种”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此次普查还选出22雄共4头江豚用于支持何王庙(集成垸)故道江豚迁地保护种群的建设。目前这4头江豚饲养在天鹅洲暂养网箱中进行适应训练和体能恢复,将根据动物身体状况择日运往何王庙(集成垸)故道。 

 

  1.一头江豚出水体检 

 

  2.江豚体检护理 

 

  3.江豚体长/体围测量 

 

  4.江豚呼吸孔微生物采样 

 

  5.江豚发声录音 

 

  6.江豚B超检查 

== 实验室与学会 ==
  • == 实验室与学会 ==
  • 水产品种创制与高效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
  • 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
  • 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
  • 湖北省暨武汉动物学会
  •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鱼类学会
== 平台建设 ==
  • == 平台建设 ==
  • “一带一路”海域赤潮数据库
  • 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 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
  • 中国科学院武汉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
  • 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武汉分中心
  • 水生生物博物馆
== 相关网站推荐 ==
  • == 相关网站推荐 ==
  • 中国科学院
  • 农业农村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