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水生所揭示ELL作为E3泛素连接酶的新功能

  ELL基因最早是通过其与MLL基因转位形成融合蛋白从而导致急性髓系白血病而被发现的。随后的研究表明,ELL可以与RNA聚合酶II结合并发挥转录延伸的作用,从而调控HOX等基因的延伸和表达。此外,在哺乳动物体内,ELL基因还可以与类固醇受体、低氧诱导因子HIF-α以及E2F1相结合,从而调控这些转录因子的转录活性,发挥相应的生物学功能。但一直以来,ELL是作为一个经典的转录延伸因子而被广泛报道。 

  水生所肖武汉研究员课题组近期研究表明,ELL可以直接结合原癌基因c-Myc,并作为E3泛素连接酶,促进c-Myc的泛素化降解,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UbcH8是这一通路中的泛素缀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研究人员还鉴定了ELL的活性位点(C595)。如果该位点发生突变,ELL就无法促进c-Myc的泛素化和降解。进一步研究表明,ELL通过介导的c-Myc的降解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肿瘤的形成。活性位点突变的ELL(C595A)不仅丧失了对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的抑制能力,还特别获得了促进肿瘤转移的能力。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ELL的新功能以及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而且还可能为揭示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这项研究近期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链接为: 

  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6/160324/ncomms11057/full/ncomms11057.html 

 

== 实验室与学会 ==
  • == 实验室与学会 ==
  • 水产品种创制与高效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
  • 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
  • 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
  • 湖北省暨武汉动物学会
  •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鱼类学会
== 平台建设 ==
  • == 平台建设 ==
  • “一带一路”海域赤潮数据库
  • 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 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
  • 中国科学院武汉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
  • 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武汉分中心
  • 水生生物博物馆
== 相关网站推荐 ==
  • == 相关网站推荐 ==
  • 中国科学院
  • 农业农村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