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所刘芳华研究员、南昌大学周文广教授到访水生所
4月1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刘芳华研究员和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周文广教授应邀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作了两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刘芳华研究员作了题为“Electromethanogenesis: new mechanisms of microbial interspecies electron transfer”的学术报告。厌氧产甲烷体系中细菌与产甲烷古菌之间的种间电子传递,一直被认为是通过氢气(60年代)作为媒介来进行的,随后甲酸(80年代)也被发现具有类似的功能。直到2010年,美国麻省大学Amherst分校Derek Lovley教授实验室报道了一种新的种间电子传递模式-“微生物种间直接电子传递”,该领域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此基础上,刘芳华团队发现铁还原菌与产甲烷菌间通过“直接电子传递”产甲烷,并建立了纳米磁铁矿表面修饰腐殖酸或SiO2的方法。他们发现其表面特征是促进铁还原菌间直接电子传递的关键因素,揭示了纳米磁铁矿补偿c型细胞色素功能的机制,并在滨海湿地土壤中证实了“电子驱动甲烷产生”新机制的存在。
周文广教授作了题为“Innovative Waste-to-Algae Technologies for Environment-enhancing Biofuel and Biobased Byproduct Production”的学术报告。报告从废水藻类培养系统的优势出发,阐述了废水-藻类耦合系统的概念、构成和特征,介绍了藻类处理市政废水和养猪废水的系列研究成果。在高浓度市政废水处理研究方面,通过筛选的藻种,结合废水特性表征完成了实验室规模的生长评价,并进一步开展培养规模放大研究和系统连续运行的稳定性评估;通过两步法培养(异养培养→自沉降→自养培养),可达到氨氮100%的去除效率,且藻类生物量和油脂含量无显著性降低。在养猪废水处理中,开发连续搅拌槽间歇真空辅助的高温厌氧发酵法来处理猪粪,可显著提高厌氧发酵效率。
水生所相关学科组的科研人员及研究生认真听取了报告,并就感兴趣的问题与两位专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为后续合作研究建立基础。
刘芳华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周文广教授作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