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国科大王艳芬教授到水生所进行学术交流

  112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王艳芬教授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作了题为“湿地生态系统甲烷产生与氧化的生物学过程---从生态学博士研究生的选题谈起”的报告。该报告系水生所创新系列讲座2018年第16期。 

  报告以博士研究生培养核心为切入点,王教授结合自身的科研实践,讲述了如何把握领域内的科学热点,使博士生的研究从选题开始就处于前沿和创新起点。王教授还以其研究团队在若尔盖湿地生态系统中甲烷的排放研究为例,介绍了其指导研究生开展若尔盖湿地生态系统中甲烷排放的研究选题,并展示了研究团队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宏观上提出了若尔盖湿地生态系统中甲烷排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微观上揭示了微生物功能群在湿地生态系统甲烷产生与氧化过程的作用机制。这些研究成果从侧面印证了创新性选题不仅有利于产出系统性成果,也有利于深入揭示科学问题。 

  王教授还介绍了国科大生态学人才培养情况和国科大的基本情况,并强调跨学科、多元化培养以及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力的重要方式。 

  水生所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认真听取了讲座,并就感兴趣的问题与王教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王艳芬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独立理事等,长期从事我国高寒与温性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对人类活动干扰和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王艳芬教授作报告 

 

  讲座现场 

== 实验室与学会 ==
  • == 实验室与学会 ==
  • 水产品种创制与高效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
  • 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
  • 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
  • 湖北省暨武汉动物学会
  •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鱼类学会
== 平台建设 ==
  • == 平台建设 ==
  • “一带一路”海域赤潮数据库
  • 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 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
  • 中国科学院武汉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
  • 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武汉分中心
  • 水生生物博物馆
== 相关网站推荐 ==
  • == 相关网站推荐 ==
  • 中国科学院
  • 农业农村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