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12月25日水生所创新系列讲座预告(2014-15)

  报告专家:白书农教授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报告题目:有性生殖周期:源于植物性别研究的发现

  时间:2014年12月25日 星期四 上午10:00

  地点:重点实验室楼八楼报告厅

  专家简介:

  白书农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器官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兴趣为以雄蕊为对象的植物器官形成调控机制,植物发育事件相关基因表达在染色质水平调控。曾在国际权威期刊Planta, Plant Biology 等发表多篇论文。

  主要研究进展:

  植物器官形成主要指来自顶端分生组织的一团未分化细胞如何形成具有特定形态与功能的三维结构,是植物发育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该研究团队利用雄蕊为对象,从分析导致黄瓜雌花雄蕊发育停滞的分子机制、和发育早期不同阶段的水稻雄蕊基于表达谱两个角度入手,尝试解析雄蕊早期发育这一复杂的多细胞结构形态建成过程中关键的发育事件及其在分子水平的调控机制。这将不仅帮助该研究团队了解雄蕊形成的机制,还可以帮助该研究团队了解多细胞结构形态建成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律。

  在对黄瓜单性花的研究过程中,该研究团队发现雌花的形成源于雄蕊在发育6期出现的花药特异的DNA损伤,同时在雌花雄蕊中出现乙烯受体表达水平的下调。这表明黄瓜单性花中雌花的形成很可能是雄蕊发育到6期之后,因乙烯响应异常而被抑制的结果。结合在如玉米等其他单性花植物中所发现的特点,该研究团队发现以单性花来定义植物性别是不合理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动植物、真菌和原生生物中有性生殖过程,对性别的本质提出了新的界定,并提出了“有性生殖周期”的概念。

  在对水稻雄蕊早期发育过程的表达谱分析中,该研究团队发现一批新的基因表达特征,并据此得以界定在该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重要的发育事件。目前正在对这些事件的相关基因网络进行深入的分析。

  此外,该研究团队还对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在染色质层面的调控进行过探讨,发现组蛋白乙酰化对拟南芥根表皮细胞分化的模式形成过程有不同层面的影响;发现60S大亚基的出核会影响拟南芥次生壁的加厚;还对将微萍作为模式植物进行过一些初步的探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