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9月21日水生所创新系列讲座预告(2023-20)

  报告时间:2023年9月21日 星期四 上午10:00 

  报告地点:3号楼2楼报告厅 

  报告专家:张蔚 研究员  北京大学 

  报告题目:The Trilogy of Butterfly Mimicry 

  张蔚 博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植物学博士学位。2012-2017年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生态与演化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至今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任职。课题组整合实验和计算生物学研究方法,探究重要演化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分子机理,例如以拟态蝶类为模式研究动物多样性进化和适应机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等资助。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Nature, 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 Genome 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等期刊。 

  摘要: 蝶类有超过18700种,其蝶翅结构相对简单但展示了复杂的花纹和功能,是研究物种形成和适应性演化的经典体系,进而可从遗传和物种等多个层面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一些蝶类的翅花纹具有拟态现象,即蝶类通过模仿其他物种而获得优势,是一种直观的受到自然选择压力驱动的适应性演化实例。代表性的拟态研究体系包括无毒物种模仿有毒物种的贝氏拟态,以玉带凤蝶物种组为例;有毒物种间互相模仿的穆式拟态,以袖蝶属为例。相对于经典的拟态研究体系,枯叶蛱蝶属展示的叶形拟态是一种特殊的伪装形式,被华莱士认为是蝴蝶产生的最精妙无疑的保护形态的范例”。本课题组整合了宏观演化和微观演化的研究思路、以及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以玉带凤蝶物种组、袖蝶属、枯叶蛱蝶属为例,对蝴蝶贝氏拟态、穆式拟态、叶形伪装拟态的演化和遗传机制开展研究,建立了聚焦非模式拟态蝶类以探索重要演化问题的研究体系,为理解生物多样性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