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包振民院士做客“水生大讲堂”

  1019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应邀到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作为水生所90周年所庆系列活动“水生大讲堂”第8期的主讲嘉宾,包振民院士作了题为“创新驱动发展,扇贝产业六十年”的精彩报告。本次报告由胡炜副所长主持,百余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 

  报告会上,包院士回顾了我国贝类遗传育种的历史。我国贝类遗传育种始于张玺、王如才等为代表的贝类学家,专家学者们陆续攻克了扇贝半人工采苗技术、室内全人工育苗技术和筏式养殖技术。近年来,利用新型的遗传育种技术,我国贝类育种迅速发展,产量和存活率大幅提高,“蓬莱红”是我国自主培育的首个扇贝新品种。随着养殖技术和良种培育技术的发展,扇贝养殖这一产业在我国逐渐兴起,并被誉为海水养殖业的第三次浪潮。我国扇贝产量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年产80多吨,上升为如今的200万吨。最后,包院士对在座的研究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他们能够接过老师的“接力棒”,把水产养殖事业传承下去。 

  报告之后,殷战所长为包振民院士颁发了“水生大讲堂主讲人”证书。 

  包振民院士,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院长,教育部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贝类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蓝色粮仓重大专项主体专家组组长等。包院士长期致力于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等领域研究,育成5个扇贝新品种,产业推广效益显著;在Nature ProtocolsNature EcologeEvolutionGenome Rresearch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 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包振民院士作报告 

 

  殷战所长为包振民院士颁发“水生大讲堂主讲人”证书 

== 实验室与学会 ==
  • == 实验室与学会 ==
  • 水产品种创制与高效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淡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武汉白暨豚保护基金会
  • 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
  •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
  • 中国动物学会斑马鱼分会
  • 湖北省暨武汉动物学会
  •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学专业委员会
  • 中国鱼类学会
== 平台建设 ==
  • == 平台建设 ==
  • “一带一路”海域赤潮数据库
  • 国家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
  • 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
  • 中国科学院武汉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
  • 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 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武汉分中心
  • 水生生物博物馆
== 相关网站推荐 ==
  • == 相关网站推荐 ==
  • 中国科学院
  • 农业农村部
  • 科学技术部
  • 生态环境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
  •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