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举办 2025 年度共享考核政策分享暨经验交流会
3 月 26 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2025 年度共享考核政策分享暨经验交流会”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召开。本次会议聚焦深化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推动科技资源高效配置这一关键任务,汇聚了业内权威专家、部分区域中心负责人以及武汉区域中心各单位平台负责人等,为共商科技资源共享发展新路径搭建起重要平台。
武汉区域中心管委会委员、水生所副所长胡炜研究员全面回顾总结了武汉区域中心 2024 年度工作,指出区域中心4家成员单位在科技部开放共享考核中表现出色,取得 “1优3良”的显著进步,充分展现了区域中心在推动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中的积极成效。
中国科学院科技基础能力局科技条件处副处长陈代谢对武汉区域中心在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方面发挥的示范引领作用给予高度肯定,建议各区域中心之间以及区域中心内部应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提升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水平,在共享考核工作中持续创造优异成绩。
会议期间,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瑞教授围绕《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 号)及相关政策要求进行了深入解读。刘瑞教授系统梳理了国家在制度建设、推动落实、数据采集、信息展示、评价考核以及加强技术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和取得的实际成效。他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优化科研仪器开放共享体系、建设新型信息化平台作为提升开放共享水平的重要支撑,着力建立和完善区域共享机制,积极探索开放共享市场化运营模式,不断激发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内生动力。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吴爱华就我国高端仪器最新发展态势作专题报告。她深入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路径的确定过程,提出应按照“定义重大需求 - 研发实现需求的技术路线 - 支撑实现技术的科技计划”的科学步骤,精准配置科技资源,引导基础研究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集中力量攻克一批与重大需求紧密相关的新技术和“卡脖子”关键技术,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韩玉刚研究员作了题为《技术优先才能做好科学仪器》的主题报告。韩玉刚研究员介绍了我国科技创新路径的现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技术、核心技术优先,加强跨部门协作,重塑工程师文化等创新系统调整建议。他强调,科技创新已步入数字技术创新主导的时代,我国应紧抓机遇,坚持技术优先,提升核心竞争力。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科技资源共享促进中心 / 湖北省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柳丹副主任介绍了湖北省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情况。报告对全省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实验动物等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进行了全面分析统计,为进一步优化全省科技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科技资源对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次会议通过深度政策解读、典型案例剖析及经验分享,搭建起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关键交流平台。各方将紧跟国家政策举措,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仪器自主创新;同时整合区域内科技资源,搭建区域共享网络,切实提升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助力科研工作迈向新高度。
会议现场
刘瑞教授做报告